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经济定调稳健,财政“精准、可持续”,货币“灵活适度”,经济工作部署重点领域:“新”基建、“新”融资、“新”消费,强化企业创新,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点石观点:(1)2022年宏观政策“稳字当头”,流动性预计合理充裕;(2)提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增强发展内生动力;(3)强调科技创新,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12月6日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部分置换12月MLF。
点石观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日讲话指出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此次降准落地速度超出市场预期,短期内提振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
人民银行12月6日公告称,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央行称,本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CDE发布《基因治疗产品/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为规范国内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阐述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和评价的一般原则,既涉及非临床研究的内容,也从首次临床试验起始剂量、关键非临床研究两个方面阐述支持临床试验的非临床考虑。该指导原则适用于除基因修饰细胞以外的基因治疗产品,不适用于化学合成的寡核苷酸及其类似物、预防性疫苗。《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在《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科学认识,提出了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和评价的特殊考虑和要求。其内容从总体考虑、受试物、动物种属/模型选择、非临床有效性与概念验证、非临床药代动力学、非临床安全性以及对特定类型基因修饰细胞产品的特殊考虑等方面进行阐述。《基因治疗产品长期随访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是对基因治疗产品开展长期随访临床研究相关技术问题的建议和推荐。其内容涉及基因治疗产品长期随访临床研究设计,讨论长期随访的观察目的、考虑要素、设计实施以及不同基因治疗产品的特殊考虑;提出上市后长期监测计划的实施建议,建议申办方在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之前与药品审评部门沟通是否需要开展上市后长期随访临床研究,如需要开展则在NDA申报时提供上市后研究或临床试验的方案,还建议申办方在NDA审评过程中与药品审评部门沟通上市后风险管理计划的具体内容。(来源: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
11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出《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点石观点:(1)DRG、DIP重新定义了市场准入,有显著临床获益创新的药械企业将强化核心竞争力;(2)大规模商业化后企业对成本的把控成为重点。
48号文明确了三年内的工作目标:
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
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将聚焦抓扩面、建机制、打基础、推协同四个方面,分阶段、抓重点、阶梯式推进改革工作。其中,抓扩面,实现四个全面覆盖,从统筹区到医疗机构,再到病种及医保基金的全面覆盖,逐步推进:
抓统筹地区全面覆盖:从2022年-2024年,以省为单位,分别启动不少于40%、30%、30%的统筹地区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并实际付费;
抓医疗机构全面覆盖:按三年安排实现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全面覆盖,每年进度应分别不低于40%、30%、30%,2024年启动地区须于两年内完成;
抓病种全面覆盖(原则上达到90%),每年进度应分别不低于70%、80%、90%,2024年启动地区须于两年内完成。鼓励入组率达到90%以上;
抓医保基金全面覆盖(原则上达到70%):实现DRG/DIP付费医保基金支出占统筹区内住院医保基金支出达到70%,每年进度应分别不低于30%、50%、70%,2024年启动地区须于两年内完成。鼓励超过70%的基金总额预算覆盖率。
为此,将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突出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不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内涵式、精细化发展。其中,核心是完善核心要素管理与调整机制。突出病组(病种)、权重(分值)和系数三个核心要素,建立完善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并不断完善各项技术标准和流程规范。此外,对于公立医疗机构,要引导和协调其重点推进编码管理、信息传输、病案质控、内部运营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协同改革,做到四个到位。(来源:国家医保局)
表1:11月新药License in / License out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2021年11月,国内一级市场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173起投资事件,从细分行业来看,生物医药领域62起,占比达36%,主要集中在肿瘤免疫疗法、PROTAC技术、细胞治疗;医疗器械领域占比达20%,集中在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
图1:2021年11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主要分布在药物、器械领域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表2:11月国内生物医药领域融资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表3:11月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融资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表4:11月国内IVD领域融资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表5:11月国内数字医疗领域融资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表6:11月国内医疗服务和其他领域融资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我们统计海外11月份的融资情况,筛选海外知名投资机构出手的项目,发现海外知名机构重点关注细胞免疫疗法、抗肿瘤药物研发、医疗AI大数据、基因治疗等。
表7:11月海外医疗健康知名机构投资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11月,美股纳斯达克10家医疗健康公司申报IPO,纽交所1家,港交所3家,科创板2家,创业板1家;纳斯达克上市11家,港股上市3家,科创板上市3家,创业板上市1家。
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POCT赛道迎来上市热潮,11月微策生物提交创业板IPO申请。目前,微策生物主要依靠生物传感电化学平台、免疫平台实现收入。
表8:11月A股、港股、美股IPO申报一览
资料来源:Wind
表9:11月A股、港股、美股上市一览
资料来源:Wind
表10:11月并购事件一览
资料来源:Wind
免责声明
相关内容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有权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阅读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篇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暗示,本报告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章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文章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