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速递
国务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国家医保局印发清单
资本市场政策
2 月 10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要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支持居民增收。明确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等七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等,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点石观点:
(1)多维度发力,释放消费市场巨大潜能。把提振消费摆到突出位置是激活经济内循环的关键之举。大力支持居民增收,拓宽工资性、财产性收入渠道,从根源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聚焦服务消费、大宗消费等重点领域,深挖消费潜力,无论是优化 “一老一小” 服务供给,还是推动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更新升级,都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发展新型消费,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这些多维度的举措协同发力,如同为消费市场打开阀门,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2)优化环境,构建消费市场良好生态。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是构建良好消费生态的重要保障。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等制度,从根本上规范市场秩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良好的消费环境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还能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在这样的良性生态下,消费市场将更加繁荣稳定,实现消费者、企业和市场的共赢,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通过推动落实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高素质农民等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并加强重点行业工资指导,拓宽工资性收入渠道;同时,健全上市公司分红制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创新型养老保险产品,规范财富管理产品发展,依法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并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抵押等形式,扩大财产性收入来源。
二、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以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延续和优化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降低居民住房消费负担。
三、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
四、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二手车流通体系,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鼓励企业开发绿色、智能家电产品,完善家电售后服务体系,促进家电消费升级。
五、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等新型消费业态,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加强重点领域质量监管,开展质量基础设施 “一站式” 服务,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
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完善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加大消费领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加强消费者投诉举报处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消费投诉分类标准,建立消费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加强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提高消费投诉处理效率和满意度。
医疗行业政策
2 月 11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医保领域 “高效办成一件事” 2025 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该清单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要求,结合医保工作实际制定的。旨在贯彻落实优化政务服务、推动 “高效办成一件事” 的决策部署,让群众享受医保改革红利。清单涵盖定点医药机构、医药企业、参保人员等不同对象的多项服务事项,如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集采药品耗材及国谈药直接结算、医药产品挂网全国联审通办、门诊慢特病跨省费用直接结算等,并对部分事项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如 2025 年底前全国 80% 左右统筹区实现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90% 统筹区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使用等。同时要求各级医保部门做好清单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强化基层医保服务能力建设,积极争取支持,做好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
(1)靶向施策,优化医保服务 “最后一公里”。此次医保领域重点事项清单是提升医保服务效能的关键一招。推动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能大幅缩短结算周期,减轻医药机构资金周转压力,让医疗服务运转更顺畅。实现门诊慢特病跨省费用直接结算,为异地就医患者省去繁琐报销流程,切实解决 “跑腿”“垫资” 难题。强化基层医保服务能力建设,从人员培训、机制完善等多方面发力,让医保政策精准落地,这些举措聚焦堵点、痛点,靶向施策,优化了医保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2)整合资源,构建医保领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医保领域重点事项清单为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医药产品挂网全国联审通办,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产品和价格资料一次提交、全国通享,促进医药市场资源高效配置。推动医保部门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简化支付流程,密切医保部门与企业合作。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强化数据开发与互通,实现全国范围数据归集、治理与核对,促进地区间、部门间联审联办,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协同发展合力,推动医保领域整体高质量发展。
一、 优化医保结算服务推动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5 年底前全国 80% 左右统筹区实现此目标,减少结算周期,缓解医药机构资金压力;90% 统筹区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使用,方便群众异地就医;推进门诊慢特病跨省费用直接结算,为异地患者解决报销难题,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二、 规范医药产品管理
实施医药产品挂网全国联审通办,企业提交产品和价格资料一次即可全国通用,简化流程,提高医药产品挂网效率,促进医药市场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医保部门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优化支付流程,加强医保部门与企业间的合作。
三、强化基层医保服务
加强基层医保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强化人员培训、完善机制等方式,提升基层医保服务水平,确保医保政策在基层准确落地,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医保改革带来的福利;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加强数据开发利用,实现全国范围数据归集、治理与核对,助力医保业务高效开展。
资金募集情况
2月25日,农行宁波市分行联动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宁波市甬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宁波市海曙神望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推动宁波千帆企航陆号甬元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登记。该基金是 AIC 股权投资试点扩容后宁波市新设的最大规模 AIC 股权投资基金,规模 10 亿元,由农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通过宁波国资 – AIC – 海曙区国资三方合作,主要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助力银行业耐心资本进入股权投资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
近日,元禾辰坤特殊机会基金 – 璟源投资宣布完成 4 亿元人民币的首次关账,基金目标规模为 10 亿元人民币,投资人主要为险资机构。璟源投资是元禾辰坤与团队联合成立的专注于特殊机会及困境资产的投资管理平台,核心策略是利用流动性危机及运营困境带来的低价投资优质资产机会,关注以陷入困境的优质实物资产为底层的多样化投资。其团队成员来自国际著名外资基金等多个领域,自 2000 年初起参与全球特殊机会及实物资产领域投资管理,境内外累计参与交易金额超 300 亿元人民币。
-
北方华创完成北京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投资并购二期基金工商登记和备案手续
2月17日,北方华创公告称,向全资子公司北方华创创新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增资 5.1 亿元并参与设立北京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投资并购二期基金。该基金出资额为 25 亿元,已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同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手续。
2月13日,上海海迈先导零部件材料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该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浩迈晶联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 40 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其合伙人有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爱浦迈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
弘毅投资在成都设立的弘生一期基金完成备案,首关5亿元
2月11日,成都弘生一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该基金由弘毅投资、中恒集团、策源资本及成都交子产业基金等共同发起设立,首关规模 5 亿元。弘生一期基金聚焦生物医药、创新医疗器械等大健康细分行业,基于行业需求升级和技术创新,重点关注具有创新 + 出海、国产替代和升级等特征的早期和成长期投资机会。近年来成都大健康产业发展良好,投融资活跃。弘毅投资自 2005 年以来在大健康领域投资经验丰富,已累计投资近 30 个项目,总投资近 100 亿元,助力了多家企业发展。
二、新药转让回顾
表1:2月新药交易/合作项目一览
三、一级市场国内外医疗领域融资
3.1 国内医疗融资:重点关注创新药、脑机接口、分子诊断
2025年2月,国内一级市场投资77家医疗企业,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方向为主。本月,生物医药投资项目集中于创新药物研发方向,总计20家;医疗器械方面,多家脑机接口和AI+器械公司披露融资;诊断及生科工具方面,披露融资主要集中于分子诊断与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总计5家。
图1:2025年2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本月海外投融资事件的重点关注方向主要在于AI医疗。2月1日,美国AI医疗企业Rad AI完成6000万美元(约合4.4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Transformation Capital 领投,Khosla Ventures、Gradient Ventures、Cone Health和World Innovation Lab等现有投资者参与,将公司的估值提高到 5.25亿美元,进一步巩固在医疗保健生成式AI领域的领导地位。Rad AI的核心技术旨在解决放射科医生面临的两大痛点:工作量过大和职业倦怠。通过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其工具可以显著减少医生在重复性任务上的时间投入,使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复杂的病例。同时,Rad AI的系统还能自动跟踪患者的后续治疗进展,确保医疗流程的闭环管理。2月26日,美国AI+创新药公司Eikon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3.507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资财团由顶级共同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医疗保健和科技型风险投资公司组成,包括Lux Capital、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等。Eikon的临床组合以其领先项目EIK1001为基础,EIK1001是一款全身给药的toll样受体7和8(TLR7/8)的共激动剂,目前正处于晚期黑色素瘤的III期试验中。公司正在推进EIK1003和EIK1004,EIK1003是一款高选择性PARP1抑制剂,目前正在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或胰腺癌患者中进行1期评估;EIK1004是一款有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的PARP1选择性抑制剂,即将启动针对脑癌的1期研究。
四、IPO和并购
4.1 IPO: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商Anbio Biotechnology上市
2月,纳斯达克1家公司申报IPO。2月20日,体外受精胚胎基因测序公司Gen Embryomics Limited(XGEN)提交上市申请,其创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是体外受精胚胎基因组测序领域的先驱,通过扫描体外受精胚胎中的所有20,000个基因查找遗传疾病风险。本月国内港交所无企业上市。海外上市方面,本月纳斯达克上市4家企业。外科医疗机构Basel Medical于2月2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涨幅为0.0777%;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商Anbio Biotechnology于2月1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跌幅为1.2876%;生物制药公司Aardvark Therapeutics于2月13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涨幅为1.7279%;囊性纤维化治疗技术开发商Sionna Therapeutics于2月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跌幅为3.7609%。
资料来源:Wind
4.2 并购:吉祥山收购浙江衡玖76%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