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策速递:上海发布新政将打通国产创新药进院“最后一公里”
-
12月30日,创业板、科创板新规出炉,上市门槛提高,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定量指标进一步强调创业板定位和科创属性。
点石观点:
(1)创业板首次明确了“创业板定位”的具体标准,“三选一”量化硬指标出台,进一步强调创新性和成长性。
(2)科创板从红筹企业、发明专利、保荐机构意见三个方面对科创属性评价标准的具体要求进行了优化,再次彰显了科创板制度的包容性、灵活度。
深交所发布了《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修订稿)。
一是进一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要求。明确禁止产能过剩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淘汰类行业,以及从事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类金融业务的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二是明确创业板定位把握的具体标准。围绕创新性和成长性两个维度,从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研发投入金额、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等方面,设置了符合准确把握创业板定位实际需要的具体衡量指标。同时,对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豁免适用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等部分指标,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需要。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决定。
(一)增加符合条件的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豁免适用《科创指引》关于营业收入指标的规定。在《科创指引》第一条增加“或按照《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规则申报科创板的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可不适用上述第(4)项指标的规定”。
(二)修订《科创指引》发明专利指标的表述。将《科创指引》第一条第一款第(3)项“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修改为“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将第二条第(5)项“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 50 项以上”修订为“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 50 项以上”。
科创板由原来的“3+5”指标,升级为“4+5”指标。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以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
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定调,明确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同时强调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房地产、平台经济都有新提法。
点石观点:
(1)2023年财政政策强调“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对A股市场更有信心。
(2)从投资机会来看,短期可从稳增长预期来找方向,消费、房地产、高端制造等值得关注,长期可从高质量发展思路寻找方向,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被提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下一步,将围绕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倡导绿色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大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有两处,一处是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部分,提出“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另一处重点放在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部分,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面对三重压力,需要把握好数字化变革带来的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重组、治理方式变革的历史趋势,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激发数字化转型新动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高地。
-
12月10日,上交所组织交流会,希望股权投资机构和证券公司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国家科技创新最需要的地方
点石观点:
上交所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股权投资机构和证券公司作为重要的投资参与主体,与科创板形成了互相促进、共生发展的良好格局,促进国家科技创新。
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召开2022年股权投资机构交流会,共48家股权投资机构和15家证券公司参会。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表示,希望股权投资机构和证券公司充分利用上交所平台,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国家科技创新最需要的地方,持续加大对关键领域、重要区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与上交所加强合作、互相赋能,共同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与会代表围绕科创属性把握、开门办审核、优化定价机制、完善并购重组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科创板吸引力、搭建有效估值体系,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一二级市场有序联动提出意见建议与会股权投资机构代表并对今年的股权投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享。
-
12月13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文件,第17条“加快创新产品入院使用”引发国内创新药企业的普遍关注
上海要求创新药进医保后3个月内“应配尽配”且不纳入医保总额等政策,为创新药发展注入强心剂,国产创新药进医院的“最后一公里”即将打通。
《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第17条“加快创新产品入院使用”引发国内创新药企业的普遍关注。第17条提出:“积极推荐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推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创新药在市级医院落地使用,市级医院应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后的3个月内,根据临床需求和医院特色,将相应创新药以‘应配尽配’原则尽快纳入医院药品供应目录。上述纳入的创新药实行预算单列,不纳入当年医院医保总额预算。”据了解,很多药企正在申报与第17条政策配套的《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
表1:12月新药License in / License out项目一览
3.1国内医疗融资:重点关注核酸药物与介入类器械
2022年12月,国内一级市场投资138家医疗企业。根据子领域分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总占比近70%。本月,生物医药投资项目多集中于核酸药物和AI辅助药物研发;医疗器械方面,多家心血管介入类器械公司披露融资;诊断及生命科学方面,早期疾病筛查的项目获得融资较多。
图1:2022年12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和器械领域:资料来源:点石资本数据库
表4:12月国内诊断及生科工具领域融资项目一览
本月,核酸药物研发是海外投资机构重点关注方向,RNA治疗药物研发商Orna Therapeutics完成2.2亿美元融资,为本月海外最大金额医疗融资。Orna Therapeutics利用其专有平台 FoRCE开发了oRNA,可以进行高效的自催化环化,有利于简化生产、增加蛋白质表达和免疫静息。医疗器械方面,3D生物打印技术研发商Prellis和智能心电图监测设备生产商AliveCor披露完成融资。
表7:12月海外医疗健康知名机构投资项目一览
4. IPO和并购:业聚医疗登陆港交所,皓元医药拟收购药源药物
4.1 IPO:业聚医疗登陆港交所,血管介入器械龙头打造出海标杆
12月,纳斯达克1家公司申报IPO,港交所2家公司申报IPO,科创板2家公司申报IPO,创业板1家企业申报IPO。禾元生物递表科创板,拟募资35.02亿元。
国内上市方面,创业板上市1家企业,科创板上市1家企业,北交所上市3家企业,港交所上市8家企业。海外上市方面,纳斯达克上市3家企业。业聚医疗(6929.HK)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其业务包含半顺应性球囊、专用导管等,覆盖了PCI手术及PTA手术中的所有主要治疗过程。基于强大的全球商业化能力,业聚医疗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表8:12月A股、港股、美股IPO申报一览
4.2 并购:皓元医药拟收购药源药物,主业向制剂领域延伸
表10:12月并购事件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