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东南亚、转战新加坡是近期金融界及产业界的热门话题。布局出海东南亚的医疗创新企业数量增长势头明显。在新冠疫情和创新药企扎堆研发热门靶点的压力之下,国内药企纷纷通过海外临床试验来实现弯道超车,目的地除了门槛更高的欧美,便是未满足需求更大、文化更为接近的东南亚。同时对于医疗创新企业而言,仅仅依靠国内市场的订单,很难支撑起业务的快速发展,必须主动拥抱海外市场。
本次介凡社密约晚宴,我们有幸邀请到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星展银行来给各位嘉宾分享新加坡政府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优惠政策及有关策略,以及多位企业界和投资界的资深大咖对当前投融资环境进行深度分享。
特邀企业
特邀机构
部分企业嘉宾
瑞泰生物 徐昊先生
瑞泰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眼科和再生医学,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其自主研发的湿态羊膜,作为天然的同种再生材料,应用于翼状胬肉和青光眼,并在核心研发团队的努力下,通过临床研究拓展了更多应用场景。
泰锟医药 季军先生
泰锟医药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为药物临床试验提供具有国际标准的临床试验药物管理服务,通过设立符合GDP/GMP规范的自有专业临床供应中心,联合多国创立临床供应中心网络,不断提升专业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服务。
伊米诺康 张继伟先生
伊米诺康成立于2020年,伊米诺康致力于提供抗体药物发现平台,公司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建抗体新药平台,助力生物医药研究和新靶向药物研发,提升生物技术平台运作能力和生物医药研发能力。
血霁生物 朱芳芳女士
血霁生物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体外的血液再生以及研发调控血小板活化或者功能抑制的药物,具有独特的干细胞重编程、编辑和分化技术,其使用干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以在体外产生血小板,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相关疾病。
英姿医疗 楼亭先生
英姿医疗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发展妇科微创技术以及提供宫颈健康整体解决方案,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持续提升国内研发水平,目前在杭州、苏州和湘潭设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并在上海新设立了创新中心。
药坦药物 刘学军先生
药坦生物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为国内外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原料药和制剂CMC研究及生产的综合一站式CDMO服务。其面向全球市场,为客户提供符合中美欧日等法规市场GMP规范的原料药和制剂代工生产服务。
迪必尔生物 刘金先生
自2012年成立至今,迪必尔生物致力于将微小型平行生物反应器的商业化,覆盖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各个规模,公司持续发展生物科技,通过数字孪生、生物传感器等技术赋能产业规模,助力智能制造工厂搭建。
微知卓生物 李骏先生
2015年,微知卓成立于上海,专注于重症肝脏疾病及细胞治疗,公司研发团队曾搭建的HepaCure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为由于重症肝病导致的肝衰竭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多次获得国家荣誉。
部分机构嘉宾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主任 何欣倩女士
济峰资本 合伙人 胡旭宇先生
Sirona Capital 合伙人 赵仲凯先生
怀格资本 合伙人 杜江波先生
醴泽资本 合伙人 叶崴涛先生
健壹资本 董事总经理 林涛先生
阿里健康 资深投资总监 秦正女士
嘉宾交流互动精彩瞬间
本次闭门交流会议的key takeaways如下:
1. 东南亚的医药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广阔。尤其是新加坡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当地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医药企业来新加坡发展。新加坡推出一系列政策覆盖了生物医药产业从研发到商业化落地的诸多阶段,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出海保驾护航,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发展以及向东南亚市场的扩张。
2. 从中国整体创新药市场来看,这是一个蓬勃发展且快速变化的市场,是挑战也是机遇,抓住机遇就可能赢得先机。创新药出海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创新药出海的路上,来自中国的临床试验服务提供商势必也要出海。
3. 在欧美医疗支付手段更多样化,有很多成功的商业化药物案例,而中国的医疗支付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为国家医保,对于售价偏高的药物,特别是生物制品,如果只聚焦中国市场,将面临巨大的商业化压力,因此对企业来讲有很大出海需求。对于生物制品,中国在技术层面上与国外存在的差距较小,如果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或许未来在竞争中将占有一席之地。
4. 干细胞治疗、药物递送、合成生物学、基于人工智能进行药物研发、衰老等领域比较可能迎来革命性突破。以干细胞治疗为例,其在未来有望给一些疾病的治疗带来改变,例如血小板减少等疾病,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血小板输注,而基于成体干细胞或者iPSC技术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小板的供应。
5. 除了出海,License in近年在医疗器械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通过外部授权引进的方式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研发和技术水平,除此以外,也可以加速创新产品的市场导入。例如瑞泰生物license in的巩膜镜材料具有代际优势+海南博鳌RWS加速审批,双驱动帮助公司占据先发优势。